站内搜索  

回忆哈工大电工基础教研室

发布时间:2011-02-20被阅览数:2559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离退休办

                                                              周长源
    摘要:回忆1953年来哈工大电机系时,电工教研室状况以及后来的变迁。从切身体会叙述了“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教训。
我是1953年东北工学院电机系毕业分配到哈工大任教的。当时这一批来电机系的计有20人。分配给电工教研室的有九人,其中“电工基础”课程的有我,马国强、张永烈、申石虎、张治国等五人,“电工学”课程的有王宗培(后调电机教研室)、问延棣、魏富珍、侯连锡等四人,“电磁测量”课程没有。此外,电力教研室(高电压技术)有郝世杰、陈维贤、王幼耕等三人,电机教研室有汤蕴璆、蒋忠伟、李遵楷三人,工企电气化教研室有施仁宇、袁国华、冯立达,唐棣(后分出为电子学教研室)、袁宏泽(后分出为电器教研室)等五人。
    当时哈工大按苏联的工科大学的五年本科教学计划办学,外加一年预科学俄语。我们受四年旧制培养,而且因为要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急需,三年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20人中除唐棣、郝世杰、汤蕴璆、施仁宇和我五人是四年制正常毕业外,其余15人都是提前一年毕业的。所以,这批教师当时被认为是必须补足五年制的课程教学过程后才算合格,才能胜任助教之职;尤其是分到专业教研室的助教,有些教学环节本身都没有经历过。其实,后来只有汤蕴璆、王宗培有机会当了苏联专家的研究生,陈维贤被派赴苏联留学,其余都只能在工作岗位上边教边学,逐步成长。
    当时电工教研室主任名义上是Α.Α.Πопов教授。那时他刚从电机系系主任位置卸任下来(因从北大调来了吴存亚任职),看来作为临时安排;根本不管事,也不担任本教研室开的课程,只给电力专业讲“电力系统安全和保护”这门小课。他每天准时上班,和大家一一握手,在他那办公桌后端坐半小时,起身再和大家一一握手后飘然离去。教研室的实际领导电工基础由俞大光负责,电工学由柳焯负责。
    我们到校时,苏联专家Б·П·Соколов已经回国,留下的一批研究生是教学主力。电工基础有俞大光、蒋卡琳、龚正毅、钟祥礼;电工学有柳焯、秦曾煌、李家训、余砚蔺,电磁测量有彭康强。此外,还有比我们早来半年,也是由教育部分配来的湖南大學和廣西大学毕业生,电工基础有高象贤、冯奐奇、陈丽生,电工学有谭应祺、萧杰生,电磁测量有方辰、李韶钊、王正中。
    教研室里三门课程都设有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由龚正毅负责,高象贤任实验员(后换冯奐奇);电工学实验室由余砚蔺负责;电磁测量实验室由彭康强负责,方辰任实验员。大致在1953年学校正式任命俞大光为教研室主任,柳焯、蒋卡琳为副主任。(研究班已结业即可任命,不再是“代理”了)
    文革以前,教研室有几次分合:1955年电机楼落成,教研室分成电工基础(含电磁测量,到1956年筹建电测专业分出成立专业教研室)和普通电工两个教研室。电工基础教研室主任俞大光,副主任蒋卡琳(1957年蒋离校后,我继任副主任)。普通电工教研室主任柳焯,副主任秦曾煌。1958年大跃进后,适应一度实行“党委制一竿子插到底”的领导体制,电工基础教研室和普通电工教研室又重新合并为电工教研室。由我任主任,柳焯秦曾煌任副主任。(那时俞大光已任电机系副主任。)1956年后,陆续进来少量教师,例如吕碧湖从吉林电力装备学校调来,她也是1953年东北工学院电机系提前一年的毕业生。1960年8月我调无线电系,稍后又分设两个教研室。那时因由民转军,电力专业调整出校成立北京电力学院,部分留校教师来到电工基础教研室,计有冯纯伯、范崇浏、于松海、霍慰恩、应铜城、沈凤麟、刘润、杜学程等同志。冯纯伯任教研室主任。1962年秋冯纯伯调自动控制专业任主任,我从无线电系调回教研室重新担任主任。其间经历了文革,南迁北返,直到1975年10月,我被调任教务处教学研究科科长,从此结束了电工基础教研室先后断断续续十五六年的管理工作。
    以下只谈电工基础教研室的一些往事。我青壮年时期工作常有变动,教研室出出进进多次;但基本上没有完全脱离。我仍然认为我本质上还是个教师,我的根子还在这个教研室。往事如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只好想到哪里说到那里吧!
    电工基础这门课是电类专业的入门课,解放以前分设“电工原理”和“交流电路”两门课。建国后学习苏联的教学体制,把这两门课程合并成为电工基础,内容包含电磁路和电磁场两部分。这门课程历来受到重视;国内外的大学里,一般都由主要的教师来担任。例如电气工程界的老前辈萨本栋在清华大学讲“交流电路”,编著出版了教材。顾毓琇最早翻译出版了美国教材丁弼和白煦合著的《电工原理》,该书为大学电机系普遍采用。解放前浙江大学由工学院院长王国松亲自讲授“交流电路”。其他大学也无不如此。其实,国外也这样:莫斯科动力学院教电工基础的是克鲁格院士,列宁格勒工业大学有聂以曼院士等,形成苏俄本学科的两大学派。华裔教授葛守仁担任美国伯克里加州大学工学院院长时就是讲授“电路理论”课程的。哈工大电机系聘请的第一位苏联专家负责组建“电工教研室”,第一批研究生就有俞大光,来校前已是武汉大学电机系的优秀讲师了。足见对这门课程师资配备也是非常重视的。解放以后各大学电工基础教研室的教师配备和领导人的选择一般都比较注意。
    五十年代哈工大处在教学建设阶段,所谓“过教学关”,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电工基础作为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尤其明显。苏联教材体系内容和方法,和过去大家习惯的美国教材有相当差距。我们边学边教边建,走在国内前面,起着开创作用。引进第一份苏联本课程的新教学大纲,翻译出版了第一本苏联教科书克鲁格著《电工基础》(1946年版)。建成国内第一个电工基础实验室(包括电路和电磁场两大部分)。首先完整地建立了讲授、习题课、实验、辅导答疑、期中测验、期末考查直至期末口试一整套完整严密的课程教学过程。当时的口号是“认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密切结合中国实际。”到1958-61年首先在国内公开出版了俞大光主编的《电工基础》全国通用教材,和与它相配套的《电工基础例题和习题集》。为此俞大光出任高等工科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电工教材编审组(筹)的组长。
    在学校的领导下,电工基础教研室内部建设也在逐步进行。师资建设是关键。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马大猷教授来校任教务长,他原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科学院学部委员,到哈工大后一直在我们教研室任课。俞大光在1956年成为解放后第一批晋升的副教授。蒋卡林、龚正毅定为讲师,我是破格升任讲师。到那个时候,电工基础教研室是电机系里唯一各级学衔齐备的单位。学风建设是基础。学校的口号“规格严格,工夫到家”,现在已经上升成为哈工大的校训,电工基础教研室确实是全校众望所归的典型之一。俞大光在电机系内威信极高,人称“铁将军”,规格严格,一丝不苟。在教学上下的工夫,到份,到位,到家。我在这里只举三方面例证。首先是课程学术内容上下的工夫。我们刚进教研室,俞大光老师就把我们考了一把,题目都是最最基本的,例如一段有源支路上的欧姆定律之类。结果把我们都考住了。将我们心头存在的看不上基础课的浮躁气一扫而光,老老实实沉下心来钻研教材。才懂得越是最基本的,越是难于说清楚。应该不满足于数学推导,力求从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出发,一针见血地给出直观解释。越是学得困难的学生,所提疑问,越是难于解答清楚。例如RL电路RC电路的时间常数,同是电阻,前者R大时间常数小,而后者R大时间常数大?必须回归到电能和磁能的本质上说清楚,令学生彻底理解,心服口服。教师的责任,不仅要求自己彻底明白,而且要求能够顺利地引导学生彻底明白。第二是在了解学生方面下的工夫,强调教书重在教人。那时我们当助教,一人带三个小班的习题课。要求开学两周后,认识每个学生,叫得出名字来,更要求对每个学生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弱点在哪里?概念上犯过什么错误?纠正了没有?教研室有个传统,对期末考查十分重视,通过它纠正了学生平时的错误,所以能做到这点,基础在平时对学生的透彻了解。考查通过了,考试就比较顺利。第三是在帮助学生学习,循循善诱上下的工夫。只讲一个例子:我1953年到校,第一次考试接受的任务是对一个特困女生单兵训练;花了十一天时间个别耐心辅导,几乎将一学期的课程内容重教一遍,终于让她通过了期末考试。那时候采用口试,懂就懂,不懂就不懂,不存在事前透题弄虚作假问题。“规格严格”反映了目标控制,“功 夫到家”反映了过程控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962年俞大光同志调出,是一个大转折,对教研室影响极大。学校下了本钱,借电力专业调整之机,请冯纯伯同志留校继任,可惜没有稳定下来。学校把我从无线电系调回教研室,算是补偿;但和俞冯两位比,差一量级。加以我的工作也经常变动,未能完全沉下心来搞好教研室的建设。这样一来,不要说在国内,就是校内来说,也跟不上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等技术基础课教研室的发展提高,也比不上本是同根生的电工学教研室在国内的地位。我后来反省:如果俞大光同志走后,把柳焯同志调来继任,成为课程学术带头人,让他继承俞大光同志开创的局面前进,沉下心来,光前裕后,估计后来的形势会好得多。我总认为,教研室的学术核心稳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吃亏就吃在这里!当然,无论怎样说,没有把教研室搞好,我要负责任,也是我一生的遗憾。
    从我们这批人身上,反映出哈工大人才观上优良传统:不搞宗派主义。一不歧视“外来户”,二不讲究“出身”,三不论资排辈,真正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上面说到和我一起来校的20人,外校毕业,学制短,资历浅,只要工作好,就可以得到培养和重用。我本人就是一例,可惜得到的培养大于所做的贡献。王宗培先在“电工学”当助教,显示出他的才能,1956年“电机制造”来了苏联专家,就选拔来当研究生,后来成为学术带头人之一。
    以上说了些往事,零零碎碎,未必讲到点子上。无非是想为现在教研室的同志们,提供一些史实,同时,吁请今后校院领导更加重视和关心这个教研室的建设。“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后任”,教研室已经今非昔比了。作为老人,在这里聊寄殷切期望而已。
    作者简介:周长源  1953年7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作,先后任教师、系总支副书记、校专家工作组组长、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教革处教学研究科科长、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论电工专业委员会委员、高教部高等学校工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后改名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电路与信号分析》课程组副组长。
主编了《电工基础例题及习题集》、《电路理论基础》。
退休后参与筹建东方大学(现黑龙江东方学院),并任副校长、理事会执行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