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文义
摘 要:本文就哈工大在威海办学事宜,从发起到筹办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系统回顾。从1984年开始,时任威海市长的李同轩市长、张树平副市长、人大门兆英主任,在初期发起阶段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1985年1月正式签署市校合作办学协议书,奠定了哈工大在威海办学的基础。李昌老校长的热心关注、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副主任张承先同志的大力支持、山东省委老书记梁步庭同志的殷切期望,为威海分校筹办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航天部的张钧、李绪锷、刘纪原三位部长的大力支持解决了筹办关键环节的关键问题。荣城靖海渔业大队支部书记许敬三同志、威海市建行丛玺滋行长帮助解决了威海分校中期建设贷款的燃眉之急。新华社驻黑龙江记者站的姬云程同志在协调解决村民武斗事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校本部的领导、分校的领导和一批老教师成为了分校建设的中流砥柱。
来到威海金角,看到校区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看到一批批优秀学子从这里走上祖国的建设岗位,特别是听到威海校区的声誉、地位、威望在不断提升,作为一个曾经参与威海分校的建设者,内心充满喜悦与自豪,亦由衷地祝愿在各方志士的支持和努力下,威海校区愈办愈好!
很多老同志希望我写些回顾,以为纪念,我亦时时想念那些在建校困难时期给予我们支持和无私帮助的领导和同仁,但悔无史料积累,只能闵思从一个侧面写些点滴拾遗。
(一)三位发起人——李同轩、门兆英、张树平。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
国内的经济形势发展很快,特别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有力推动了沿海地区工农业飞速发展,山东大地当时的国民经济产值已跃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紧接着对人才的需求,对教育的重视提到了日程上来,很多有远见卓识的领导,着手在本地区创办大学。于是烟台市聘请清华、北大联合创办烟台大学。青岛市聘请天大、南开创办青岛大学。当时威海市还是一个只有15万人口的县级市,但是以李仕恩书记、李同轩市长和人大门兆英主任为首的市领导立志要在威海,利用其优越环境和条件,引进一所名牌大学来提高城市的品位,而且一开始就把协办单位瞄准哈工大。
1984年4月威海市派出了以门兆英主任和张树平副市长为首的代表团来到了哈工大,真诚邀请哈工大能去威海办学,提供的条件为环境最好的沿海土地2000亩,政府负责征地和三通到校(路、水、电)。学校当时领导黄校长等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但考虑到当时哈工大本身建设正处在困难时期,无力再在外地办学,当时领导提出的两个尖锐问题是:“光有土地,建设的经费哪里来?”“在威海办学对哈工大本部发展有什么好处?”因此会谈未能得到共识,威海市政府代表团扫兴而归。接着他们去了山东大学,得到了山东大学的支持,并立即着手选址办学,原准备提供给哈工大的一片海滩和一座小山(麻子山)划归为山东大学所有。1984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召开经济贸易洽谈会,邀请了全国著名大学参加,学校委派我和王风仪同志作为哈工大代表参加。烟台市当时是一个拥有10个县级市的地级市,会议规模盛大,内容丰富,全面反映了山东半岛经济发展的一片繁荣景象,作为烟台市的下属县级市的威海市由张树平副市长组团参加会议和参展。并在会议期间盛情邀请哈工大代表团访问威海市,于是我们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当时威海市区只有7万人,但是通信电子、钟表、轮胎、地毯、渔竿、制鞋、木工机械等行业名列全国前矛,优美的环境,漫长的海岸线,诸多的名胜古迹,显示了其发展的潜力,特别是市领导的远见卓识和长远规划,以及他们对哈工大仰慕合作办学之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们,确立了我们来此办学的信念。回校后我们将形成的想法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时任副校长的杨士勤同志的支持,接着他组织了系、处主要负责人28人去山东半岛协作和考察,考察结果取得共识,并调动了各系、处办学的积极性。
1985年1月在航天部张钧部长的促进下,威海市李同轩市长和哈工大杨士勤校长签署了市校合作办学的协议书,并上报航天部,由此奠定了哈工大在威海办学的基础。
1985年6月7日哈工大65周年校庆,威海市派李同轩市长、门兆英主任、张树平副市长为首代表团参加庆典,庆祝大会上哈工大安排了李同轩市长作为来宾代表讲话,突出了威海市与哈工大的关系。在以后的办学过程中,从选址、征地、三通、协调解决办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三位威海市领导始终站在第一线,他们是威海分校办学的发起人。
(二)三位积极倡导者——李昌、张承先、梁步庭。
(1)李昌老校长为哈工大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从1953年- 1963年用十年心血塑造了哈工大的黄金时代。他亦是哈工大威海分校办学的积极倡导者。李昌校长曾多次对我说过:“我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在气候环境好的地方搞个办学点,哈工大的教师文革前80%以上来自南方。他们把一生都交给了哈工大,在这里成家立业,年纪大了亦回不去了,我总想能找个气候条件好的地方,让他们休养生息,度过晚年,还能发挥余热”。当他来到威海视察之后,他非常赞赏威海的环境条件和办学理念,多次指示我们一定要把分校办好,他还召开专门的座谈会研讨威海分校的办学思路,主动出面找有关领导、部门支持威海办学,他是威海分校办学积极倡导者和热情支持者。
(2)张承先同志是资深的教育家,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分校办学初期,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委副主任。在来威海视察工作时,曾特别接见了我们。他对哈工大在威海办学特别赞赏和支持。他说:现在的教育方针有问题,学生一上大学就不愿再回地方、回农村、回基层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服务。你们在山东办学要站住脚,第一步要为山东地方培养人才,要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创办的专业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山东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告诫我们办学很困难,走创新之路更困难,希望我们遇到任何困难不动摇。他并要求山东省和威海市的领导支持哈工大在威海办学,解决办学的困难,并表示北京教育部门有事他可以相助。他亦是威海分校的热情倡导者。
(3)梁步庭同志是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山东省委老书记。他对哈工大在山东办学极为赞赏,他曾对我们说“山东大地是孔子的家乡,发展教育尊师重教是山东的传统和美德。山东这些年来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工科大学的力量不强,特别希望哈工大这样的名校来山东办学。为山东培养更多人才,为山东的国民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在1986年4月潍坊国际风筝节主席台上,又特为哈工大威海分校题词“杏坛遗风”,鼓励我们继承孔子的办学理念,把威海分校办好。他还督促山东省、市有关部门加强与哈工大的全面协作。他亦是威海分校办学的热情支持者。
(三)三位决策的部领导——张钧、李绪锷、刘纪原。
(1)张钧部长是位很有威望的老革命,是山东寿光人。他对哈工大和山东省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当他了解到哈工大与威海市有意合作办学时,以极大热情于1985年1月5日促成了威海市与哈工大合作办学协议书的签订,并表示航天部在建设经费上将给予全力支持。遗憾的是,在他视察山东回京后不久,就因年龄关系于1985年4月离休,他的想法未能实现,威海分校亦失去了一次投资的机遇。
(2)李绪锷部长于1985年4月接任航天部部长。他办事干练,对哈工大在威海办学一上任就持不支持态度。一是反对异地办学,二是认为哈工大本身建设经费有很大问题。因此,对上报的市、校联合办学协议迟迟不予批复。直到1987年7月他亲自赴威海实地考察后,态度才有变化,认为威海的地理环境和提供建设校址均好,当即表示支持,并在威海召开了哈工大领导班子会议统一思想。他明确指出“对威海办学,不能光说部里有不同意见,你们党委内部也要统一认识。”同时他亦明确表态,建设规模不能太大,先从大专层次办起,部里只能提供部分经费,建设经费主要靠地方和自筹解决。
1987年9月17日航天部正式批复,同意校、市合作办学协议,并下拨建设款项120万元。以后李部长又写信给当时的山东省委书记原航天部副部长李昌安同志,派教育司张秀峰司长,计划司张颖同志去济南协商办学建设经费事宜,遗憾的是未有成效。以后几年,他还一直关心和支持分校的建设。
(3)刘纪原部长对哈工大发展具有特殊的贡献,他任部长期间对哈工大采取“一放手、二支持”的政策,放手给哈工大自主办学的空间,而对学校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全力的解决,他要求部内各院全力支持哈工大发展。他使哈工大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对于哈工大在威海办学,他亦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他在任副部长时就力促部长批准合作办学协议,并亲自去分校建设工地,指导分校建设,帮助解决工程急需用款。在他接任部长后则全力支持威海分校的建设。
1992年分校被砸,威海分校办学处于十分困难时,刘部长即派工作组来威海妥善处理了和地方的关系和善后工作,拨出大量款项购置了规划用地,稳定了大局,在以后刘部长一直关心分校的建设,并一有机会就来分校指导工作。
(四)三位热心支持者——许敬三、丛玺滋、姬云程。
(1)1987年威海市由县级市提升为地级市,下辖荣成市、文登市、乳山市和环翠区四个县级单位,市领导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李同轩市长、门兆英主任已变成副职,张树平副市长亦变成了工业局长,办学思想和办事的渠道发生了变化,给分校的建设带来了很大不便,而此时分校的建设经费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工程已处于停滞状态,此时我约见了时任威海市市长李文全同志,向他全面汇报了分校的建设和面临的困难,希望市政府能给予帮助。李文全市长表示了极大的热情,但当时市里亦拿不出钱来,最后由他动议立即请来了荣成靖海渔业大队支部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许敬三同志,请他出面向银行贷款,他立即答应。但银行允许他的借贷最大额度亦只有70万元。由于李文全市长和许敬三同志的共同努力,在最困难的时候这笔70万元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我们永远感谢这位老人,这笔款项直到分校的教师、将科技成果向靖海渔业大队转让后才得以偿还。
(2)为了迎接第一期招生和开学,一期建筑面积包括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宿舍等有5000多平米,按当时最低造价150元每平米,需要经费750万。然而当时筹集到的经费还不到500万,拖欠材料和工程款,已使工程无法进行。我们找了省委秘书长,省人民银行行长以及省、市有关部门都没有得到经费支持,这时我找了当时环翠区委书记刘家钦同志。家钦书记为人正直,特别热情,当时即约见了威海市建设银行丛玺滋行长,要他想办法帮助给予贷款,当时国家银行已三令五申不准往外贷款。但丛行长了解到分校建设工程已影响学校招生和开学,立即表示设法运作。他当时说“我父亲是个教师,我哥哥亦是教师,我理解办学的困难,现在上级不让往外贷款,现在看来我犯错误亦帮助你们渡过难关。”在他运作下,于1988年元旦,市建设银行给分校贷款了220万元,使一期工程得以建成,保证了分校如期招生和开学。而丛行长为此受到了上级的通报批评。我们要特别感谢丛行长,对他受到的批评感到内疚。
(3)1992年9月哈工大威海分校遇到了建校以来最大的风波。起因是由于建设经费困难,建校速度缓慢,按协议划定给学校的土地面积为2000亩,而实际当时使用的土地近200亩。更主要的是按当时每亩2500元的划拨价共500万元的征地费用,村民亦还未得到。而此时分校所在地已划入高新技术开发区,地价已上涨至每亩20-30万元,因此村民从自身利益出发,企图要回已划拨给威海分校的土地,可再高价卖出。因此部分村民喊出“把哈工大撵回去”的口号。随之,村民和分校之间的矛盾连连爆发,学校的东西经常丢失,教职工、学生经常受到伤害。对此学校采取了加强保卫科和护卫队工作。在几次村民到学校操场挖沙子挑起事端被阻后,爆发了村民蓄谋已久的武斗事件。在出现流血伤亡后,于一夜间把整个分校砸成废墟。事件发生后,市有关部门采取了严密封锁,幸好分校领导梁景凯同志及时将分校被砸的情况通报了总校。在这紧急的关头,我们找了时任新华社驻黑龙江记者站的姬云程同志,向他讲述了突发事件的情况,他当即赶写了《哈工大威海分校与当地农民发生冲突,人员有伤亡,财物有损失,师生欲上街》的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直送北京中央政治局,在中央领导看到《动态清样》后立即派公安部、教育部负责同志赶赴山东省委。
由于中央的干预和航天部直接出面协调才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分校又获得新生。我们特别感谢无私帮助我们的姬云程同志。
(五)三股办学的力量
在分校建设过程中,三股力量一直支撑着分校的发展。
(1)校本部领导的决策和支持是分校建设的保障。
李东光同志是已离休的老书记,但他对威海办学一直持
很大热情,多次来到山东和分校参加协议签字`校舍奠基等活动并和多方面人士协调,帮助解决困难,表现了一个老革命干部的气魄和胸怀。
姜以宏同志时任党委书记,开始他对威海办学曾存有疑虑,主要担心财力和人力。但统一认识后在以后的建设中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始终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杨士勤校长是分校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无论是协议的最初签订,分校经历的多次风波,作为校长始终如一支持分校的建设,解决分校的各种困难,使分校得以逐渐壮大。
(2)分校各层领导付出了巨大的艰辛,是分校发展开拓者。
金光同志是分校建设的元老,他和朱法义、毕永祥等同志经历了筹建的艰辛,而且担任了分校第一任党委书记。无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从未动摇过信心,以自己任劳任怨、艰苦奋斗的品德,团结了第一线的创业人。
李士伯同志是分校开始招生和逐渐走向正规的行政负责人。作为常务副校长,他为分校教学体系的建立、机构的设置,良好校风的形成等做了很好的工作。他工作勤奋,以身作则和金光同志一起度过了办学的最困难时期。他虽然在1992年砸校事件后调回总校,但他在分校历史上是有贡献的人。
在此之后,郝云峰同志、左长滨同志先后担任了党委书记,马持忠同志、黄春湛同志担任了副校长职务,于永德、梁景凯同志亦担任了学校的领导工作。他们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分校建设的风风雨雨,都以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分校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为分校的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郝云峰同志接任金光同志的党委书记后,以他朴实的工作作风、宽厚待人、胸怀全局受到群众的爱戴,在1992年的砸校事件中挨过打,遗憾的是身体不好,积劳成疾过早的离开了我们。
梁景凯同志是分校建设中现仍在领导班子中的“几代元老”,他经历了分校建设的各个阶段,是承上启下历史演变的见证人,作为一个副手,经常处于党政主要领导有分歧的情况下,能不失原则,以宽厚的胸怀正直的心态妥善处理各种问题是不容易的,他是随着分校发展一同成长起来的干部,值得我们倍加爱护。
乔晓林同志,王尔德同志和唐安阳同志以及现任领导班子,以他们出色工作,开创了分校建设的新局面,他们的功绩将会得到后人的传颂。
(3)一批老教师是分校建设的中流砥柱
在威海分校发展的历程中,一大批艰苦创业者用他们
的坚定意志、勤奋工作为分校打下了好的基础和作风。他们有的祖籍山东,一心想为山东大地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朱法义、毕永祥、彭锡鸿,陈美芳、杨向明、高连炳、顾根富、王启平、初允绵、顾云飞、庞滔、王铮、郑玉祥、霍冰茹、张锦生、范忠信、王永福、梁景学等老同志,在任何困难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动摇意志,用自己努力工作支撑着风雨飘摇孤舟,他们是分校建设的中流砥柱。
回顾分校的建设历程,无限感慨,但亦得出必然走向成功的道理。首先是山东需要哈工大。山东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人才、依靠教育。哈工大在山东人民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威望,哈工大的教学、科研成果亦必将会推动山东国民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哈工大需要山东。山东是每年哈工大招生录取分数最高的省份。哈工大的许多优秀毕业生如孙运璇、宋健、李继耐等出自山东。哈工大需要有优越的办学环境条件来稳定和发展教师队伍,拓展办学空间。许多山东籍的教师,亦一心想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再次,哈工大的传统理念决定了哈工大人的办事准则,确定目标之后,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一定坚韧不拔把事情办好。
现在小苗已长成大树,我们充满信心,在学校党政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哈工大(威海)校区一定能建成镶嵌在渤海边上的一颗明珠,为山东大地和祖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