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深圳办学侧记

发布时间:2011-03-24被阅览数:1198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离退休办

强文义
摘要:作者回顾了哈工大深圳国际创新技术研究院和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创立的艰苦历程。我校与香港航天科技集团的合作,为哈工大在深圳办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深情感谢有关领导和校友的支持及筹建人员的辛勤工作。
    1992年,春航天部在深圳银湖宾馆召开了振兴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会议,会议期间刘纪原部长正式聘请我为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顾问,并希望我每年能有2-3个月时间去港工作,为我办理了在港的工作证和居民暂住证。虽然在此之前,从1984年起我就经常赴深圳,曾就航天部一院引进的数控机床和FMS生产线进行过调研,在深圳组建了哈工大深圳太阳岛公司,但赴港机会很少,亦很少和深圳市的领导接触,但1992年后随着赴深圳、香港的机会增多,对哈工大在深圳和香港地区的发展考虑亦逐渐深入。
    一、情系香港航天科技集团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前身是香港康力集团公司,是中国内地在香港投资最大的实业公司,与华润集团公司等并驾齐驱,而且是最大的以工业企业为主的实业公司,拥有当时香港最大通讯设备的公司——鸿年电子公司,最大的印刷电路板厂和电视机厂等。公司的总裁王美岳是香港实业界的头面人物,公司被航天部接收和改制后发展更快,在广东惠州和深圳等地建立了庞大的产业基地,在香港尖沙嘴康宏广场建立了高档的集团总部办公楼,一派繁荣景象,以后公司又被确定为航天部对外业务的窗口。因此我作为顾问,很快就把集团和哈工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由于我的特殊身份,在港工作时我又坚持不拿公司的待遇和津贴,因此我能客观的为公司的发展提出各种意见,亦能和王美岳总裁经常坦率地交换看法,得到他们的尊重。为了公司的发展,我曾调派了李士伯、徐东辉等同志去该公司工作,帮助公司在深圳组建了“航天科技开发公司”,动员了郭威、吕晓明、陈国祥、邱向辉等一批博士去香港公司工作,组织了集团公司和学校有关院系对口协作,并在哈工大设立了“香港航天科技基金”,支持预研工作。
    利用经常赴港的机会,我特别注意考察了香港的几所著名大学,并和香港理工大学的梁天培教授、李荣彬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教授、顾均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的许杨生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的张大鹏教授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了解了这些学校的办学情况,同时还和亚太卫星公司何克让、冷义顺、秦生等几位老总建立了亲密的友情。
    二、接触市政府
    深圳市的发展很快,1984年我第一次去时,深圳市还是一个很小城市,仅有上海宾馆和国贸大厦等几座主要建筑,哈工大在深圳的校友亦不多,当时校友会的领导有胡小岚、许扬、李百泉等。
    萌生在深圳办学的思想是在和许扬、李百泉等讨论中产生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许多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都想到深圳设个窗口,搞一个科研和办学基点,但当时深圳市对各学校进驻深圳并不十分欢迎,一方面是深圳的财力还小,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还未感人才的缺乏。而我们在讨论后认为,深圳虽然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发展很快,但发展的企业大都是加工型的,缺乏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而深圳要高速发展,关键要靠人才,靠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于是在李百泉同志的引见下第一次和时任市政府处长的刘应力同志进行交谈,谈了我们拟在深圳创办研究院的设想,探讨了在深圳建设一个虚拟大学园,把全国著名大学吸引进来,建立办事窗口,开展科研协作和人才培养的设想。这设想为实现深圳市的科技发展和引进人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还探讨了在深圳举办高新技术展览会的设想,这个设想后来为深圳市引进高科技和每年一次的国际高新技术展览会打下了基础。
    在以后的讨论中,我又萌生了要在深圳建立一所高层次的研究生院的想法,而且将这一设想和清华大学校长助理冯冠平进行协商,建议由清华大学和哈工大利用已从一线退下来的两校研究生院领导联合在深圳建立1所高层次的研究生院,而不是建一般的本科大学,并把这一思想和刘应力同志进行讨论,取得了共识。后来清华大学冯冠平等在没有和我们再协商的情况下,独自建立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在以后一段日子里深圳市又作出了深圳市只资助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所大学在深圳市建立研究院和研究生院的决定,而把哈工大关至门外。
    三、下决心在深圳创办研究院和研究生院
    在深入的分析学校发展的形势,特别是考虑到哈工大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年轻人价值观的变化,我和杨士勤等老领导都深深忧虑哈工大在今后10年、20年后的竞争中会落后,因为学校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的竞争。哈尔滨的地理条件和政策,不仅不能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而且自身培养的优秀人才正在流失,不从战略上有大举措,后果不堪设想。
    前一时期,在威海设立分校,部分解决了学校在山东和中部地区发展的问题,亦解决了李昌校长长期挂念的哈工大老教师有一个好的地方发挥余热,休养生息,度过晚年的问题,更主要的为发展山东教育事业和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亦为哈工大自身的发展拓展了办学空间。
但是利用深圳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利用香港大学的科教力量,在深圳创立哈工大的办学点,使大量海外归国留学人员在不愿意到哈尔滨工作而愿意在深圳工作的意愿下,进入哈工大的办学点,同样可以为哈工大的母体充实新鲜血液,利用香港大学的优势资源和办学理念,利用深圳浓厚的财力和先进运行机制使哈工大的办学走出一条新路。因此,如何千方百计地在深圳创办哈工大的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已成为哈工大发展里程中的重要一步。
在十分困难的前进中,有幸得到校友和当地领导的鼎力相助,认为在深圳市建立哈工大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是哈工大发展的需要,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发展的需要,全力促进深圳市和哈工大合作成功。培养急需人才也是国家的需要。
    经过紧张的筹备,于2000年1月在深圳市召开了深圳市和哈工大共建具有突出哈工大和国际联系,特别是与俄罗斯大学研究所的联系。着意引进俄罗斯先进技术特色的深圳国际创新技术研究院协议签署大会,邀请了俄罗斯8所大学校长参加了签字仪式,成立了研究院的理事会,深圳市长和哈工大校长任正副理事长。协议商定,深圳市投资八千万人民币和一万平方土地,哈工大投资2千万人民币,各占50%股份,并立即着手修建研究院大楼。
深圳国际创新技术研究院的创建,为哈工大在深圳办学和建立科技创新基地,培养高质量人才走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
    几年来,在张华等同志的辛勤耕耘下,国际创新技术研究院获得了飞速发展,在高新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在高新企业的创立和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深圳和珠江三角洲树立了哈工大的光辉形象,吸引了许多海外学人和优秀人才凝聚到哈工大集体里。
    在当地领导支持下,通过我们的积极努力,2001年来,我们迅速开展了研究生院的筹建工作,组成了以周玉、张敏、王彬为首的筹建小组,起草报告、积极和深圳市协商筹建事宜,深圳市最后确定原规划的4平方公里的大学城,由清华、北大、哈工大各占1/4,即1平方公里土地,另1/4即1平方公里的土地为三校公共的体育活动区,并立即着手了建筑规划和设计。以后学校任命赵万生、张敏和王彬为深圳研究生院建院负责人,在他们卓有成效的努力下,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校区建设规划和建筑设计基本和清华、北大同步进行。
    为了争取国防科工委领导的支持和批示,学校组织了几次汇报,并强调了该地区有关领导的三点意见:(1)哈工大在深圳办研究生院是哈工大长远发展的需要,(2)哈工大在深圳办研究生院是广东省和深圳市长远发展的需要。(3)哈工大在深圳办研究生院的一切经费由广东省和深圳市负担,不需要国防科工委和学校出钱。很快得到了国防科工委领导的支持,下发了同意哈工大在深圳建立研究生院的批文,并转交了教育部和深圳市。
2002年2月7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深圳市,批准哈工大在深圳市建立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至使2001年5月15日签署的深圳市和哈工大合作创办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协议落到实处。
    2002年6月7日首批研究生入驻深圳。2002年6月30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正式挂牌。2003年9月8日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进驻大学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
    回顾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创建的过程,首先应该感谢当地领导的鼎力相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和远见卓识,是不可能办成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办好,办出特色,不辜负领导的一片深情。其次应该感谢许杨、张思民、李百泉等一批热情校友,他们为母校在深圳事业的发展,想尽一切办法给予支持。再次要感谢以赵万生、张敏、王彬为核心的筹建领导小组,他们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经受了各种困难和创业的艰辛,一直信心百倍、永不退却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