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九十周年
李 生
摘要: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讲述了哈工大人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同时也深切地感谢有关领导,校友及各界朋友对哈工大的支持。忠心祝愿哈工大人继续拼搏进取,勇往直前。
我来哈工大至今已有50个年头。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中苏关系紧张,文化大革命,学校南迁北返,文革后的恢复发展到进入九所。念过书,教过学,还做过一段行政管理工作。
1960 年我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一入学就遇上了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定量减少,有时食堂还开不出饭,暖气不足,有时只得围着被子在床上看书写作业。但老师照常上课,学生照常自习、写作业,期末照常考试,还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后来中苏关系 紧张,苏联专家从减少到后来干脆见不到了,但是哈工大的专业和学科建设倒有了新的发展。1965年我本科毕业留校任教,去依安和讷河参加了两期社教。1 966年6月返校参加文化大革命,“1.3 1”后武斗升级,学校被迫停止了一切教学科研活动。1970年林彪的一号命令下达之后,上级决定作为国防院校的哈工大南迁至重庆,在重庆的北碚一呆就是四年。这四年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养鸡养鸭、种菜、打家具上了。仪器设备四年不用,重庆天气潮湿,锈坏了。更主要的是人心散了,不少骨干教师流失。1974年林彪摔死 之后,学校又从重庆返回到哈尔滨。
文化大革命和后来的南迁北返给哈工大造成的创伤是十分严重的。按老校友、原国家文化部部长刘宗德的话说,哈工大的办学受到了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中苏关系,二是地理位置,三是由民转军,四是文革南迁。1974年的哈工大可以说是千疮百孔,遍体鳞伤。哈工大人历史上就造就了敢于迎着困难上的劲头,文革结束后学校又开始了恢复、重建、发展的步伐。 1973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了高考,教师们又搞起了科学研究,我所在的计算机专业的“容错机”研究就是在这个时候上马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高校和知识分子带来了春风,知识分子又翻身了,教育又受重视了,学校的发展建设又有了新的希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78.1992为第一阶段,恢复元气,稳定队伍。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国家的二[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科技和教育又摆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学校下大力气抓专业和学科建设,稳定并扩大了教师队伍;1992——1998为第二阶段,解放思想,加速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加大了解放思想的力度,姓“资”姓“社”的问题解决了,知识分子头上的紧箍咒没有了,思想和认识就更加开放了,打开了大门,在原来学习前苏联的基础上,
又向美英日学习,向西方学习,向所有先进国家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调整并新建了一批学科和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注重产学研结合,探索一条社会主义的办学新路;1998年以后为第三阶段,瞄准前沿,争创一流。1998年5月,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国也要创建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后来国家和有关部门决定首批为九所。1999年底,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政府三方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哈工大,哈工大和清华、北大、上交大、西交大、复旦、浙大、南大、中科大等一起进入了前九所,后有人称之为中国的长青藤学校。
进入九所确定了哈工大在国防科工委七所院校中的地位,确定了哈工大在东北地区高等学校中的地位,也确定了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对于哈工大来讲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进入九所是哈工大的长期企盼,也是多少代哈工大人艰苦奋斗的结果。九所的进入首先是由哈工大的水平、实力和贡献所决定,但也应看到这个结果来之不易。我们不像清华北大那样胜券在握,对我们不服气想要与我们攀比的学校不少,除了实力之外我们还占了天时、地利、人和。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同志就对我和杨士勤校长说过“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部长,不是十四所学校(当时教育部只管十四所大学)的育部部长,九所可能教育部所属院校多一点,但其他部委实力强的学校也应该有,不会都在北京,外地也应该有"。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进入了九所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哈工大人一定要有忧患意识,一 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还不要忘记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帮助过我们,给与过我们支持的领导、校友及各界朋友。时任教育部正副部长的陈至立、吕福源1998年先后来哈工大检查指导工作,回去后二人开玩笑说对哈工大的看法是“英雄所见略同"。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刘积斌、国防科工委人教司司长陈求发多次关心过问。时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的徐有芳,副书记杨光洪等多次与有关部委协调,1999年的10月份,上海“新民晚报”转载了一条“(哈)
工大要占动物园,百姓一片反对声”的文章,正在上海开会的陈至立部长与刘积斌主任通电话担心会对哈工大协议的签订带来影响,当时省里的书记和省长都不在哈尔滨,我去找副书记杨光洪,他停止了会上的讲话出来见我,批示省委办公厅副主任邱玉泉马上起草给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明码电报,表明省里的态度。李长春、王兆国、李继耐等好多校友都十分关心学校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校友、原长春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崔明伟同志为母校的事多次奔波于长春北京之间,协调沟通,吕福源副部长第一次来校就是他促成的。 一流大学的建设是永无止境的,一流大学不是自封的,一流大学要有一流的社会声誉,而一流的声誉来自于一流的实力,也得益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一流的贡献。一流的实力首先要具有若干个一流的学科(当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科都必须是一流的),其次是要具有一流的管理,第三是要有一流的发展战略。这里具有若干个一流的学科是关键,创办一流的学科就要有一流的师资队伍(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大师,一流的学科带头人),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办学环境与氛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师、大楼、大爱。一流的贡献就是说你的产出是一流的,而且这些产出又要服务和奉献给国家与社会,为民众造福,为人类和社会发展服务。就是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创造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用这些人才和成果去促进社会发展,去推动人类进步。要始终不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功能。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大学要研究学术,追求真理,要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大学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学术上的问题尽量让教师说了算,少些行政干预。大学要提倡学术自由,创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气氛,允许不同的学派和学术观点的存在,不能用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对待学术问题。要提倡“科学办学、依法办学、民主办学、自主办学”。大学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政府部门,大学的办学既要体现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有竞争性,更要遵从教育规律,要具有社会公益性,既要注意投入产出比,又不能唯利是图。大学的行政领导要注重选择性优秀(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关联性互动(以点带面、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要抓方向、抓水平、抓质量,还要抓人、抓钱、抓环境(引才 、引智、自由包容)。
哈工人历来就具有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从不为困难所吓倒,也从不被成就冲昏头脑,“胜不骄,败不馁”,成绩不满足,奋斗无止境。哈工大始终坚持“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有一批学术上高标准严要求的“铁将军”;有着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拼搏进取、创新务实的教师、管理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哈工大善于创造条件、抓住机遇,永不服输。二十一世纪(下个90年)将是哈工大人再创辉煌的时代。
作者简介:李生 1960——1965在哈工大学习,毕业留校任教先后任科研处副处长、计算机系主任、校科技长、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校党委书记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