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老有所为献余热-----竺培国

发布时间:2013-01-22被阅览数:715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竺培国
 
    摘  要:以自身经历为例,讲述知识分子退休后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从而发挥余热,为培养人才作点贡献。要做到这点,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身心应该健康;能力、知识满足时代要求;有工作愿望与良好的心态、群体关系。
    
    时光进入2006年,这对我而言是一个有意义的年份,因为这是我来到哈工大整整50个年头了。50年前,我慕名从重庆市考入向苏联学习的哈工大,进入精密仪器专业念书。时光荏苒,我已从一个1 8岁的青年变成双鬓染霜的退休者。回想这50年,我们为国家、为社会、为学生做了些什么事,哪些值得宽慰,哪些还有遗憾,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事。为此,做一个简短的回顾,还是有意义的。
    我们在念大学时,曾经盛行过“为祖国工作50年”的口号,当时主要是号召大家注意体育锻炼,有一个好的体魄可以去工作50年。那时并没有考虑退休制度,以为只要身体好就可以多工作,现在看来只有院士和一部分博导可以工作50年,一般人大约就比较难了,有退休制度让人按时退休不再工作了,好在现在又有多种就业形式,可以让你继续工作。我看能否更长时间的工作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你退休后有没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现在谁也不会启用一个不能正常上班需要照顾的“退休老病号”;二是,你有没有继续工作的能力,这包含两个条件,一个是业务水平,你不能胜任“雇”你的单位的要求,即能否实现用人单位期望的“投入产出比”,只有你创造出的价值高于雇用你所支付的报酬,人家才会用你。其次,是能否有一个好的工作状态,即是能否与别人处好关系,如果你处处摆老资格,趾高气扬或令人望而生畏、难与共事,当然谁也不会请个“老爷子”去供起来;三是,你自己要有工作的愿望。如果你已经厌倦工作或满足于颐养天年、含饴弄孙,当然可以心安理得地过退休日子,享受晚年生活去了。.满足了以上三个条件,那么你就有发挥余热的可能了。
    对我自己而言,在哈工大学习工作了一辈子,前后在校内多个单位工作,既有比较顺利的工作;也有十分棘手的岗位。也曾想到过退休后好好休息,但事到临头却感到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是习惯工作了,闲下来不知如何是好,日子不好打发。二是这些年国家在快速发展,各方面欣欣向荣,自己总有些可做的事,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力。自己捉摸,好像可以符合退休后再工作的三个条件。值得庆幸的是,在我尚未退休时(我2001年l 0月退休,时年63岁),已有人问询是否愿去“应聘”,前后有五个单位愿意聘我,让我品尝到“待价而沽”的滋味。当然我一直告诫自己小心谨慎,只要去干就一定要为人家尽心尽力。所以从退休到现在,一直有“东家”,并可以按现行就业政策去就业,可以实现“双向选择”、“自主就业”,最终选择了自己熟悉与喜爱的教学管理工作。这些年来,较好的为用人单位完成了各项工作。既为国家与社会培育应用型人才,同时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从而感到了工作与生活的充实,套用现下时髦的话:“累并且快乐着”。与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一起工作、学习,自己也感到驻留了青春,延缓了衰老,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为献余热。
 
    下面就以上说的三点,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是几十年前的一句老话了,过去体会不深,等到人真的老了,身体是本钱才能体现出其真正的含义。现在人们相互祝愿时,大约都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家庭幸福、衣食无忧等等。我30多岁下农村参加运动时曾得过一场重病,从此开始注意体育锻炼及注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我不吸烟、不喝酒,不沉溺扑克麻将,很少熬夜,基本上做到“清心寡欲”。业余时间看书看报、看文章,关心国内外大事,重要事件、数据至今尚能做到“过目不忘”。对国家改革进程各项措施都积极关心了解,若能参与,更是愿亲身实践。对社会上不良风气,亦能做到不参与、不跟随,也不为此怨天尤人。看见年轻人成长起来,有了比自己更好的工资待遇和物质条件,能由衷地为他们高兴,并愿意在可能条件下助他们一臂之力。总之,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我想这是身体健康的一个前提条件,即做到心理健康,这是很重要的方面。坚持锻炼,则是身体好的另一方面,我年轻时就比较喜欢体育运动,如跑步、游泳,虽未做到天天锻炼,但经年不断。到了退休后,自己才较严格的制定了锻炼计划,要求自己必须持之以恒。根据自身爱好及老年人的身体特点,把游泳作为主要的项目,5年多来,平均每周3—4次,每次游800米(400米自由泳、400米其他泳姿)。游泳对任何人都是一项不错的运动,偶尔游一次也是乐趣,但要常年坚持亦非易事,由于学校没有游泳馆,每去一次,连带前后乘车总共需花费100分钟左右。有时工作辛苦也真不想去了,但总鞭策自己,不能偷懒,所以坚持尚不错,工作再累,游完泳后热水冲澡,一日疲劳顿失,身体活力又恢复了。我血压一直在80--1 25mmHg之间,心脏也不错,过去偶有不适之感,近年也不见了。总之,适合自身特点的健身活动是老年人必须坚持的,也是发挥余热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二、如何保持继续工作的能力
    这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我们这些人长期在计划经济时代工作,一般来说习惯上面布置,下面按步就班,这种惯性有时很难克服。现在许多青年人都难于适应现代工作的要求,更何况我们这些人了。因而必须使自己做重新调整,在发挥自己特长的基础上,努力学习、探索、适应,切不可以“老一套”去应对现代的要求,那是没人买你账的。感谢哈工大对我的信任和培养,虽然我一直在学校工作,但却在教学、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及企业等工作岗位上都干过,有机会熟悉了解这些方面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加之自己一直努力的做,使自己的综合素质还能“与时俱进”。尤其是后来做的企业(哈工大出版社)领导工作,使我真正步入市场经济的大海并在其中拼搏,收益匪浅。除此之外,较为广泛的社会联系与行业间交往、各种信息渠道的通畅也有利于工作。总之自己的估价与想聘我工作的单位大致相同,都认为我有“余热”可发挥,于是退休以后才又“就业”了。应该说现在仍保持一个不断学习的劲头,不敢稍有松懈。人家选择我,我也在选择人家,几经易地,终于在比较稳定及能发挥作用的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中“呆”下来,一晃已近三年。顺便说一句,华德学院是按新的体制由哈工大举办的本科独立学院,国家和学校并不给她经费,必须通过贷款、社会资金的筹集、学费收入等来建设学院、发展学院。当然哈工大的无形资产及办学传统对其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现下她已是有在校生5700余名,17个本科专业,26个专科专业的初具规模的学院,预计2006年秋季在校生将超过7200人。学院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一份力量,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是凝集着学院创办者、教职工的一份艰辛,也是哈工大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在不影响总体目标的同时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和满足社会需求而做出的贡献。尽管校内一些人士对学院有不同看法和议论,但我认为,既然她不会影响学校的发展,不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同时,有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建立和谐发展的社会,就应让其更快发展。这几年华德学院飞速的发展正是学校领导及广大教职工给予支持和关心的结果,我本人也为之付出一份微薄的力量。    
    退休后的工作,即使是做你熟悉的工作,你的角色也必须做一个转变。第一,你过去是领导别人工作,现在是在别人领导下工作,角色转变了,工作方式和心理也必须转变。我反对对领导察颜观色、揣摩心意、一味奉承,那样去工作是违心的,还不如不做。毋庸讳言,我曾因此曾被以前的老板“炒”过,所谓“道不同,不与相谋”,被“炒”倒是好事,可以再选择好的地方。但角色转变是必要的,要善于理解当政者的总体想法,从中理出符合国家法规且又可行的思路,去努力做出成绩,使工作得到进展。在学校工作,就必须千方百计使学生受到尽可能好的教育;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自己工作产生真正的社会效益。总之,要转变,但不是盲目顺从。
第二,除了领导,还有同事、还有年轻人(青年教职工、学生),对他们也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切莫以老资格自居,一要多做“身教重于言教”的事,不可取巧;二要多方面帮助鼓励他们、要求他们,给他们创造成长的条件。例如请哈工大老教授来讲学、传授治学经验;组织他们编写出版教材;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组织试讲、质量考评等。使他们感到你在真诚帮助他们,即使批评他们,也是为他们进步,这样就有一个良好的共事基础,使他们感到需要你,而不是巴不得你早日离开。如果真到了那样的状况,自己就早应“打道回府”了。
 
    三、要有发挥余热的愿望
    这一点我是比较强烈的。从1960年工作起到2001年退休,前后算起来也工作41年了。但如果去掉“文革”那想干也干不了的10年(10年中当然也干了一些工作,如下厂给人家搞新产品,参加了援外科研项目),总共也不过31年。现在国家政策正确了,改革开放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了用武之地,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如有可能,为什么不再干一番呢?更何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你的劳动价值更容易得到“物化”,一份报酬体现了你的价值,通过合法的劳动增加收益、改善生活、享受生活又何乐而不为?,更何况你的“剩余价值”,溶于社会的财富之中,你在为社会、为后人积累着知识和财富,会使社会、国家更美好。我想这不是唱高调,是自己的切身体会。所以,尽管十分辛苦、责任大、担子重,但干起来却不辞辛苦,体会到忙中的乐趣。
    新年伊始,我已步入68岁的行列,现在已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的寿命在不断增长,当然总会有干不动的时候。眼下,自己要力争保持一个好的身体、好的心态、好的工作状态,再干几年,也许真的能实现年轻时那句口号:“为祖国工作50年”。   
 
    作者简介竺培国  男   68岁  1956年考入哈工大精密仪器系,196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78年任讲师、1982年任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82年10月——1983年12月赴伊斯兰堡参加援外工程项目。1984——1987年任精仪系副主任、代主任,1987——1991年任研究生院副院长、副教务长兼教务处长(1996年兼出版社社长),1998——2001年任出版社社长。2001年10月退休。现受聘于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任副院长。
电    话0451——8641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