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建筑学院—何钟怡

发布时间:2014-09-23被阅览数:697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综合办公室

 风采老人简介何钟怡    男   1937年生   教授   博导   何钟怡教授分别于1978年、1980年和1988年获得黑龙江省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劳动模范和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7年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事迹材料:

    作为教师他教书育人堪为楷模。他主讲的研究生课程《实验理论基础》不仅需要相当高深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水平,同时也需要极强的数学理论基础、逻辑思维能力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做支撑,她综合自己从教多年来所闻、所学、所思,把这门课上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这门课程原本知识为一个专业的40名学生开设的,但是每次听课的都是全校十几个专业的近三百名学生从一校区慕名而来,教室里座无虚席,就连过道都坐满了学生。听过他课的教师说:“堪称大师!”;听过他课的学生说:“收获甚丰!”。可是谁又知道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为学生讲课。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有好几次他都几乎倒在讲台上。看到何老师因剧烈咳嗽而憋的满脸通红时,同学们都热泪盈眶的让她别讲了,他说:“这是我的责任,我一定要讲完、讲好”。他的行动不仅深受教师们感佩,同时也得到了同学们的爱戴。
    作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导师,他不仅注重师风的培养,更是在“德”字上狠下功夫。没有更多的说教,他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教师;没人上的课他上,荣誉面前他让。在培养教师和研究上他尽心竭力、甘为人梯,所有论文都是他出思想、出思路,精心指导,到署名是不是不写,就是写到最后。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在校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指导的博士生也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作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学科的带头人,他呕心沥血、竭尽心智地为学科规划、为专业定位、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而探求、思索、谋划、献策。他为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学科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使得该学科在国内的地位仅列清华之后。
    作为访美学者,他给现今的年青人竖立的最好的榜样。1981年他作为当时学校最年青的教师被公派到美国哈佛大学。在那段时间里,她废寝忘食地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他卓越有效的研究和他严谨求实的精神得到了美国教授们的好评。合作教授挽留他,说凭他的才华和勤奋会有成就的,可是他婉言谢绝了。面对国内工资低,有些青年教师问他:为什么要回国。他说“我们出国就是要学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报效祖国。”深深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一直流淌于何钟怡老师的血脉之中。他每在讲座和报告中总是向广大学子传递这样的理念: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灵魂,爱国和骨气是一个真正人才必备的素质!精神追求就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生观、价值观表现出来的就是行为准则。
    作为一名研究工作者严谨、求实、创新是他多年来的一贯作风。何钟怡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研究工作,在该领域取得突出业绩。与哈佛大学Abernaty合作在国际上首先测出了高分子减阻液近壁能谱,提出了基于大分子动力耦合的减阻理论。近年来主要从事湍流数值模拟、超空炮水动力学及微重力流研究工作。并作为国有973项目“水下航行体超空炮水动力学基础研究”的技术顾问,从该项目的立项到研究工作的进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鞭策自己,注重不断地学习提高,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参加支部活动,经常与支部的党员交流思想。何钟怡教授虽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但是他却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兢兢业业、肯于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带动其他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共同进步、发展,他的行动展现了一名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

    何钟怡教授在退休之后,依然积极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学科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