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跨越5000公里!哈工大银龄教师的援教之旅

发布时间:2025-10-30被阅览数:10来源:离退休处

叶正黄 又重阳

让我们祝所有老人幸福安康

在哈工大,有这样一群银龄教师

他们跨越山海

重新走上西部讲台

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推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发展


今天,让我们走近

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退休教师鞠春华教授

这场跨越5000公里的援教之旅



鞠春华老师在上课


继续教书是最好的“退休计划


2022年,鞠春华在退休两年后做出一个重要决定——报名参加新疆援教计划。作为在哈工大工作了30年的一线教师,她深知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既然有经验,就该去最需要的地方试试


尽管家人担忧环境的艰苦,但鞠老师没有丝毫犹豫:“退休不等于退场,能继续教书就是最好的‘退休计划’。”


退休不褪色,AI技术赋能课堂


初到喀什大学,鞠春华便感受到很大的教学挑战:这里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讲解基础知识,不断调整教学进度。


“他们非常渴望知识,每次上课都能被讲台下一双双求知的双眼所打动。”虽然这里的学生需要更多耐心,但严格的学习标准不能降低。为了讲透一个知识点,鞠春华经常反复打磨教案直至深夜。


为了让抽象的化学发展史变得生动,鞠春华自学AI技术,将化学知识点用AI技术生成动画,演示化学元素发现历程,并用数据分析工具拆解化学反应逻辑。


AI技术演示化学元素发现历程


“课堂上的鞠老师总像有‘魔法’,她熟练地操作着AI,生成的生动动画让枯燥的化学发展史更容易理解了,课下,她总是耐心地为我们拆解化学题里的难点,鬓角的银发上沾了些细碎的粉笔灰,65岁的她依然坚守在教学一线,更加激励着我不断奋进。”喀什大学本科生赵晓婷说。


“老师就该有点创新精神,将教学融入更多学生喜爱的新潮流AI元素,让学生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教学方式。”鞠春华说。


“规格严格”在边疆生根


带大四学生做毕业论文时,鞠春华遇到了挑战。有的学生连文献综述都不会查阅,她就一步一步从数据库入口、搜索关键词教起。同学们在做实验时,经常有同学出现刻度校不准导致实验数据偏差,记录数据时遗漏掉单位等问题,鞠春华拿起那支没校准的量筒说:“今天我们做的是溶液配制,差一点可能只是数据不准,如果将来做药物研发、工程检测,一丝一毫的误差都有可能引发巨大损失。”


鞠春华经常告诉同学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将来步入工作岗位,都要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她培养的多名学生毕业后成为教师,将严谨的治学态度传递给更多孩子。


毕业论文答辩结束


“求学时,鞠老师批改的作业,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她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把标尺,如今,我也要把严谨的精神带进课堂。”已经成为中学教师的喀什大学毕业生图尔荪古丽说。


喀什的生活远比想象中艰苦:干燥的气候让鞠老师和爱人频繁咳嗽,被子常年蒙着一层细沙;时差带来的作息紊乱,让习惯早睡早起的她一度难以适应。但最让她动容的,是学生们的纯粹与热情,学生们求知的眼神格外炽热。“当他们眼睛发亮地说‘老师,这个知识点我终于懂了’,一切都值了。”鞠春华说。


鞠春华课下为同学们讲解难题


课余时间,鞠春华也在努力融入当地:跟着同事学几句简单的维吾尔语,去巴扎(集市)挑选新鲜的牛羊肉,感受古尔邦节的热闹氛围,还去当地老乡家过古尔邦节日。


“银发”与“青丝”的交接


援教期间,鞠春华经常去听青年教师讲课,希望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每次听课后,她都带着记录得密密麻麻的听课笔记,与他们一同复盘。她会真诚地肯定每一个“闪光点”,“刚才那个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的设计非常巧妙,瞬间就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也会聚焦具体的“改进点”,“刚才学生没能立刻回答上来的问题,我们能不能换个方式,把它拆解成几个更小的‘台阶式’提问,让学生能够答得出?”


她还积极参与学院集体备课、项目申报研讨、培养方案修订等工作,针对学生特点重新修订了《物理化学》等课程教学大纲,让课程更通俗易懂。


鞠春华与教育部听课教师交流


今年,3年援教合同已经到期,鞠老师却提交了延聘申请。“本来该回哈尔滨了,但看到同学们不断取得的进步,有这么高的学习劲头,我的脚步就再也迈不动了,只要我能干动,我想我会一直干下去。”


鞠春华为学生授课


在哈工大,像鞠春华一样退而不休、重返教学一线、为支援祖国西部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银龄教师还有很多。


“第一次从喀什支教回来后,我忘不了学生那充满渴望的目光,因此,我又申请去喀什继续‘银龄’教师的使命。”这是刘昭教授在退休教职工代表座谈会上的发言。刘昭是航天学院的一名退休教师,70多岁的他两度踏上喀什支教之旅,到喀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支教,将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


刘昭为学生授课


土木工程学院杨斌副教授说:“年轻的时候,我就想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想不到退休之后这个愿望还能实现。”


“学校为我们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我没有理由不努力。站上讲台就要对学生负责。看到他们的成长进步,我充满了作为教师的自豪感。”建筑与设计学院白小鹏教授说。


目前,学校已选派银龄教师16人次到新疆喀什大学,6人前往延边大学,参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青年教师指导等工作,其中,先后4人次获喀什大学“优秀银龄教师”表彰。他们放下惬意的退休生活重新站上讲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老有所为的精神。

(转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