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承哈工大的优良校风

发布时间:2012-12-22被阅览数:2876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杨士勤
   摘要:回顾学校历史,哈工大从五、六十年代的“黄金时代”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南迁北返”后成为中国高校的“重灾户”。而优良校风的传承,使今天的哈工大保持了全国一流高校的地位。作者从师资队伍培养、崇尚民主,以及“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等视角,归结为“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并将之落实在培养学生的质量上,是学校的生命线所在。
    
    今年6月7日将迎来哈工大九十华诞的喜庆日子。回顾1920年建校当初,是为中东铁路(中长路)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开始,在旧时代的三十年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俄国、日本、朝鲜、澳大利亚、南美等国家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其中不乏一些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著名校友。历史表明,旧时代的哈工大就是一所国际化、有特色、质量高的高等学府。随着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哈工大迈入了一个历史机遇期,基于学校原有的良好基础,加上当时国际上孤立中国的政治背景和邻近社会主义苏联的地域优势,哈工大在1951年就被中央确定为全面引进苏联教育模式而重点建设的两所高校之一,在1954年成为全国首批六所重点大学之一,也是唯一京外的一所重点大学。国家先后选派以冯仲云、陈康白、李昌等为代表的一批有威望的干部和学者,组成学校领导班子,并先后聘请了74位苏联专家(其中3位捷克专家)来校任教。在投资基建的同时,重点引进当时苏联的先进仪器、设备,建设了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实验室。学校为新中国建设初期,培养了一大批在党、政、军、教育、科技、大型重点企业等各条战线上的优秀领导干部和建设人才。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哈工大始终随着国家发展的步伐,既做出了重要贡献又迅速发展了自己,开创了哈工大的“黄金时代”。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对学校的冲击,以及1969年至1974年间经历的“南迁北返”,使哈工大成为高校中的“重灾户”,不仅损失了大批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更为惨痛的是造成人心涣散和大批人才的流失,直至八十年代中期,“雁南飞”现象仍漫延全校。在航天部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努力,八十年代末,哈工大的元气逐渐恢复。九十年代初,学校抓住“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展是硬道理”的机遇,力主改革,乘势而上,学校出现了“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发展势头。时刻在密切关注学校命运的李昌老校长,在九十年代中,曾不止一次的在口头谈话和来信中提过“哈工大大难不死,值得好好总结”。
在九十周年校庆前夕,回顾学校这段历史,我对李昌老校长所提问题谈一下个人看法,作为对九十周年校庆纪念的有意义的思考:
    我认为,哈工大几十年办校经历所传承下来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正是这样一种一代又一代积淀下来的校园文化,才使哈工大虽历经坎坷和风雨创伤,仍能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而这种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首先体现在对师资的培养上,五十年代初,老校长李昌在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把一大批来哈工大在苏联专家培养下的研究生和进修生留校,精心培养了哈工大的第一代“八百壮士”。想当年,这“八百壮士”十分年轻,但学校无论在教学和学术上,还是在行政领导岗位上都委以重任,使他(她)们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而迅速成长,有的成长为某一学科的重要专家、有的成为教育行政岗位上的得力干部,今天哈工大两院士队伍中的相当一批人正是这“八百壮士”中的代表人物。
    在经历“文革”磨难成为“重灾户”的哈工大,为解决人才流失、人心思走的难题,学校也正是继承发扬了这一“以人为本”的文化传统,把师资队伍建设当成学校的第一要务。学校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等措施,把动荡的人心“稳”下来,并随着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使广大教师真正有用武之地,进而在职称评定和年轻干部的提拔任用上,在全国率先采取了不拘一格、不论资排辈、破格提拔等措施,涌现出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副教授,影响遍及全国高校。光明日报等各大报刊做了专题报道。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让哈工大向全国高校做介绍。哈工大第二代、第三代“八百壮士”也茁壮成长起来,近几年所涌现出年轻一代的院士、各学科带头人和学校各级领导(包括输送到兄弟院校的一批年富力强的领导骨干),正是以这些人为代表的哈工大新一代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的形成,折射出学校优良传统孵育下结出的硕果。
   “以人为本”的另一重要体现是崇尚民主的传统。让学校成为一个民主的“殿堂”—思想民主、作风民主、学术民主。大学是一个高智商人群集聚的群体,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领导的“民主”和“开明”,就能充分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用他(她)们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学校改进工作,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哈工大的领导班子历来注重发扬民主,早在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学校几位领导分别深入不同科系搞教改,抓学生先进班级的培养。用“蹲点”的方式搞调查研究,同教师切磋专业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等。为学生培养的质量进行精心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此期间,学校先后涌现出若干全国优秀班级,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学校蔚然成风。
   “文革”后的哈工大,面对“南迁北返”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也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深入听取广大师生员工意见的办法。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学校领导的办公室经常是师生员工与校领导谈心和沟通的好去处。即使出差北京,原航天部招待所(黄楼)203房间,也成了哈工大老师和学校领导交流信息、讨论问题的集合地。学校在教学、科研、开发、园区建设、职称评定、后勤改革等各项工作中,制定的一系列适合校情的改革思路和政策,就是在这种交流和讨论(包括争论)中形成的。民主的作风大大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集中大家智慧所形成的政策和工作方针又变成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的动力。
    从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实践中认识到,民主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重要文化,是推动进步的有力工具和强大动力。
    大学又是传授知识、培育人才的摇篮,通过学术民主,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允许不受约束的认真探索,造就一种“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学中培养出创新型人才,以至造就科技创新的领军人物。
    哈工大历届领导懂得爱惜人才、尊重人才。“海纳百川,没有门户之见”既是哈工大的历史必然,又成为哈工大文化中的一个亮点。只要你在工作上、学术上取得成绩,不论是否毕业于哈工大,都会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并会得到重点培养和重用。
   “以人为本”又一个重要体现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它造就了哈工大的优良教风和学风,使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学子,一进入哈工大这一大“熔炉”,就会受到这一校风的熏陶和陶冶,历来哈工大学生有排队等候自习位置的习惯;有把星期天当成是星期七的习惯;有节假日图书馆满员的习惯……以至在许多来访的兄弟院校和国外高校领导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纷纷把见到的情景拍摄下来,表示要向本校师生展示。来访者的另一印像是“哈工大人气旺”、“教师干劲足”。他们在参观中无论是走进实验室、研究室、还是走进教师,都感受到师生奋发向上和充满自信的工作和学习热情,以及在科研大课题合作中所表现出的良好的团队精神。这种散发在校园中热气腾腾的景象,往往与哈尔滨寒冷的气候和漫长的冬季形成强烈的反差,并深深感染着来访者,以至临行前几乎不约而同地谈出了这一相同的感受。1998年8月间,时任教育部长的陈至立同志来校参观后回北京,同教育部其他领导谈到哈工大时,用“哈工大名不虚传”、“哈工大是国家的宝贝”等感言来概括她对哈工大的印象。
    1999年11月14日,哈工大在北京同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和黑龙江省共同签署共建协议,正式确定进入国家“985工程”规划,成为向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建设的九所院校之一。签署协议之前,学校既没有准备资料写申请报告,也没有请某某领导推荐,教育部也没有组织专家评审,而是由国家郑重讨论确定的。国家之所以认定哈工大为中国一流大学的地位,最最根本的原因是哈工大培养的学生质量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在国家各条战线上都有着哈工大学子的优秀代表。因此,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真实体现。而优良的校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正是哈工大宝贵的学校文化,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杨士勤 1956年入哈工大焊接专业学习,1961年毕业留校。历任学生指导员、金属材料工艺系副主任、主任,哈工大副校长、校长。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代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