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风正潮平扬帆时,感世又逢古道兴。—贺哈工大九十华诞

发布时间:2012-12-22被阅览数:1487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吴  林
   摘  要:哈工大走过九十年的悲壮和灿烂的历程,铸就了哈工大人忧国忧民,追求真知真理,团结拼搏永远向上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敬仰、感恩和充满信心的的情怀。
  
   母校九十大寿,感慨万千。哈工大这所在旧中国时代由苏联创办、抗战时期由日本统治,新中国成立回归祖国成为学习苏联教育之样板,改革开放新时代它在“文革”重灾的摧残后又重新走向辉煌。九十年三落三起悲壮和灿烂的历程铸就了哈工大深厚的传统和鲜明的精神,那就是忧国忧民、追求真知真理、团结拼搏、永远向上。在这个火红的熔炉中锤炼出一代又一代的技术精英和国家栋梁,这就是哈工大人。对母校,我充满敬仰之情,感恩之情和满怀信心之情。
   我是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成人成才在哈工大,而且一辈子工作在哈工大的哈工大人,在哈工大已经五十七年了,经历过充满激情的年代,也经历过折腾苦难的磨炼,也参与了哈工大走向新辉煌的历程。心中充满着激情和自豪。一九五三年我在上海中学毕业,那时对哈工大一无所知,我们班多数同学都是报清华、北大、北航和上海交大。但是报考前夕,在上海《解放日报》头版登了一篇报导,标题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哈工大”,还配登了一张照片——哈工大当时主楼(现在的五层土木楼)。革命老根据地、苏联专家授课、工程师严格的培养,不出国的留苏,艰苦生活的磨炼等等,立刻吸引了我,我们十二个同学决定报考哈工大并被录取,那时我们还不知道哈尔滨在哪里,只知道在东北,只听说那里天寒地冻,零下三十度,许多家长都反对,我们十多个同学没有一个人动摇,义无反顾的毅然北上。记得出发那一天,上海北站(老车站),人山人海,都是全家出动送别,和生离死别差不多,不知何时再能见面。有一位女同学的母亲列车要发车了,硬拽着车厢把手不放手,不让女儿走,大家苦苦相劝,列车晚点40分钟才发车,从上海到哈尔滨走了三天四夜。就是这样我们来到了向往的哈工大。从这件具体事上,我想可以看出当时哈工大在新中国高校和在全国革命青年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哈工大一贯坚持又红又专,尽管在各个历史时期,红的内含有所不同,有的历史阶段还受到当时“左”的路线干扰,但是哈工大在红专关系上一直坚持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专要为红服务,红要落实于专,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哈工大传统,我们五三届的学生是一年予科,五年本科,六年学制,正处在革命运动高涨的时期,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但是哈工大仍然坚持严格的科学基础学习和工程师训练,一向重视加强化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习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我当时是焊接专业的学生,五八年全国在搞大跃进政治运动,同时掀起大建设高潮。自力更生造万吨轮、造万吨水压机,造大水电站等,但我国当时没有大型制造设备,许多重大部件做不出来,“小拼大”是唯一的出路,焊接就成为重大关健制造技术,哈工大焊接专业师生组成若干小分队:设备组、工艺组、材料组……。在统一协调下,日夜攻关,我记得那时我们高年级学生几天几夜不睡觉,吃住在实验室和车间,两个多月就把苏联发明的“电渣焊”的全套技术攻克,在哈工大实现了大厚度钢板的电渣焊焊接,惊动了当时机械部部长,他亲自带队来哈工大,在部领导安排下,哈工大组成若干师生推广队,奔赴全国各大厂推广,我们下到哈尔滨电机厂,和工厂结合,焊成72500千瓦的水轮机转子,当时在世界上也属大型水轮机转子了,为我国装备制造技术的提高上了一个台阶,在我们学生思想上牢牢地刻下了“要急国家之所急,急生产之所急”,“劳动出真知,要理论联系实际”的烙印,也深化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和增长了实际工作能力。这在哈工大各个专业都是普通现象,也是哈工大历史形成的传统特色,李昌校长生动地总结说“革命红旗高高飘,满城都说工大好”!
   我五九年焊接专业毕业,留校当助教,学校非常重视学科建设,提倡学科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前沿来全面规划专业的发展,要落实到每个教师,并且在执行中不断完善,因此,哈工大相比南方一些老大学,许多学科并无优势,尤其是师资队伍,年轻人占大多数,学术地位不高,但由于领导有力,方向正确,思想工作落在实处,青年教师热情高,老中青和谐拼博,发展和成长很块。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我们常常被召到李昌校长办公室,汇报和研讨焊接专业的发展规划,学校一把手亲自抓,几次都讨论到深夜,记得有一次在夜间十点钟,被召到李校长在专家院的办公室,李校长和我们讨论“焊接专业的基础理论是什么”直到深夜二点钟。
   一九六二年高铁任哈工大校长(李校长已调北京对外文委工作),他亲自到焊接专业蹲点一年,我当时是教研室的副政治协理员,他非常深入全面了解情况,包括每位教师的历史、思想、学术专长、当前工作,个人特点和发展潜质等等,我们二十九位教师,他至少每人谈过一次话。他领着我们学习和分析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焊接专业发展史与目前的现状,还二次亲自率队去沈阳、北京、包头等地的大厂、大所和国家机关,去调研国家的发展计划和生产需求,连续几个周六、周日和教研室的教师,用毛主席“矛盾论”分析焊接专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来明确焊接技术和专业的发展方向,近期目标、焊接的科学技术基础、培养学生的知识体系、国家发展需求和科研方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和途径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三个规划,培养学生的教学改革规划,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规划和每个教师的个人红专规划。这对我们焊接专业的发展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化大革命哈工大是重灾区,十年动乱,学校各个方面都受到严重摧残,南迁北返不仅大部分设备报废,而且也流失了一部分教学科研骨干,拨乱反正后,当时国家教委的领导到黑龙江,来到哈工大还惊讶地说“我还以为哈工大不存在了”。
   当时,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哈工大人就是有着一股不怕苦、不畏难,不服输的坚毅顽强精神,表现出一种无坚不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奇迹般的走向再创辉煌。
   我有幸参加了一段哈工大的领导工作,回忆这一段,我深深地为哈工大自豪。这里只举一件具体事,来反映一下这个过程的一个点,这就是“江北会议”。
   一九九二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处于关键时刻,发展是个硬道理,指明了当前发展的方向,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哈工大也一样,经过十年多的努力,学校已从“文革”的摧残中恢复起来,各个方面已经步入正规,但是仍然十分困难,发展速度不快,记得九一年全年的科研经费也就三千万元左右,校园破旧,教师都住在“筒子楼”,待遇低下,每月发工资都需要多方筹措……,哈工大人早就憋足了一股子劲,要大干块上。“江北会议”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的党政联席会议,因为在江北哈工大疗养所开会,故称之“江北会议”。
那次“江北会议”开了三天半,前段以务虚为主,后段以务实为主,以“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为硬道理”,学校领导从“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形成“靠天(航天)、靠地(地方)、更要靠自己”。没有神仙和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国际歌词)的新观念,集中全校师生员工智慧和干劲,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干快上的新思路,大胆创新,敢于探索,敢于负责提出了一些在当时属于非常规的政策、措施和办法。如适度扩大学生规模,创办实验学院,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实行宽松科研政策,大胆破格提拔青年教师骨干,加速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后勤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办好食堂;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创办科技园区等等。
   江北会议之后,在全校教职员工中广泛传递和听取意见,形成合力,贯彻执行。这些年来,这已成为哈工大的一个传统。
   回顾哈工大九十年的历史,随着中华的崛起,哈工大已经成为一颗参天的大树,撑起了祖国晴朗的天空,展望未来,与祖国休戚与共的哈工大正在迈向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衷心祝愿母校更加辉煌!
 
   作者简介:1953年来哈工大,在校学习6年,毕业留校任教,先后任焊接教研室副主任,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党委书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共黑龙江省委委员,政协常委等职。
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863计划”一、二、三届专家委委员,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家焊接学会副主席等。
   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11部,获国家、省部级奖18项,培养博士50余人,获全国优秀中青年专家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