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浅议“教为不教 学为创造”

发布时间:2013-01-08被阅览数:1724来源:离退休工作处

黄文虎
      摘  要:本文从“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话题,讨论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问题。首先从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分析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最后讨论了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包括:“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是教学改革的方向;教学内容“少而精”是教学改革的前提;实行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实施途径,而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保证。
近来讨论“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话题颇为引人注目,我想现在是深入研究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了。
    一、迫切的任务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奇迹改变了世界格局,我国正在向世界强国迈进。展望未来,还需解决若干阻滞前进步伐的因素,其中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受到内需不强而外贸依存度过高的制约,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性矛盾。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国际品牌体系和自己的营销体系,我国成了“世界加工车间”,廉价产品效益低,拼资源、出劳力、高污染,很多钱都被外国人挣走了。现在国际上贸易摩擦增多,同时产品成本增加对外贸的压力很大,低价竞争的优势将逐渐丧失。实践证明,今后这种低科技含量仅依靠廉价劳动力的老路子已很难走通了。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水平,创名牌产品。党的十七大指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富国强民的根本途径。
    依靠科技,发扬创新,是全国人民当前最突出的任务。如何加速实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其中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胡锦涛同志今年5月3日在北大讲话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因此提高人民素质,培养一代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科技和管理干部队伍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二、我国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学在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外学生相比,创新能力有显著差距。
   •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2006年为1700余万,2007年为2374余万,2008年估计超过2500万。《中国青年报》称,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考试大国,家长们无时无刻不在盘算如何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但随着近十年扩招,特别是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普通民众心中,不仅大学生不再稀罕,甚至硕士、博士也不再被当作天骄了。今年4月29日,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玉良透露,我国2007年培养的博士人数已突破5万人,今年继续上升,已超过美国,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授予国家。但是也不容讳言,我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素质及创新能力还远不能适应我国的国际地位及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发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报告(2005-2006)》指出,56.9%的硕士生导师和47.8%的博士生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研究生质量下降已成为国家创新的瓶颈。
    • 从外资企业及其在华设立的研究机构,与国内企业及研究机构争夺人才战中,反映出中国缺乏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有人说是出现了人才危机。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今年4月28日有文章认为中外教育体制各有所长,一方面,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中国大学入学考试的题目,完全超过了英国同龄孩子的能力的结论;另一方面,在外资公司里,许多中国青年人可以圆满地执行老板的指示,但是老板一走,他们可以几个小时坐在那里,连最简单的管理工作都做不了。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对中国学生计算棱柱内角的能力感到惊奇,但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不得不废寝忘食地学习棱柱,却没有时间学点法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孩子们从早到晚做家庭作业,但他们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不会与人交往;他们外语考高分,却不会交流;他们为了残酷的高考,付出了自己的健康和心智健全的代价。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从多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人们长期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计划生产模式,只要完成上面规定的计划指标任务,不需要考虑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求自主创新的旧观念、旧思维方式和旧习惯的残余,影响着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进步伐。西方倡导开拓进取、鼓励创新,而我们传统的儒家“中庸”思想影响着我们习惯于循规蹈矩,安居求稳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使我们缺少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制约着我国的科技创新。
   其次,从教育的角度分析,我们过度重视知识的灌输,缺乏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缺少开放性的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培育,导致所培养的学生知识僵化,高分低能,不善自己拓宽知识面,不善自己不断掌握新知识,缺乏创新思维的能力与习惯。
创新思维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它与知识传授同样重要,而且是应该贯彻于所有教育阶段的全过程。应该“从娃娃抓起”,要培养他们探索新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当然在大学阶段就应当有更系统的培养。
    比如,我曾听到美国某大学物理系教授介绍,他们开设《近代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善于提出问题;该课程考试只以是否能善于提出问题评定成绩,而并不完全要求能解决问题,因此这门课对那些未曾上过普通物理的外系学生,例如哲学系的学生均可选修。因而培养的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宽广,往往能不囿于门户之见,冲破旧藩篱而获得突出的创新成果。  
    此外,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与许多方面有关,包括现有考试制度,还有某些重视表面,重视形式而忽略了内在和本质的政策,以及社会上某些旧观念等都不利于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        
    四、我国教育必须改革
    高素质人才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要有良好的政治和道德素质,更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和技能,特别是具有活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及实施,很难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我国教育必须改革。
我在这里主要只讨论学校教学改革方面的几个问题。
  (1)教学的目的是“教为不教,学为创造”
    要进一步研究教学的目的,改变那种过度重视知识传授,缺乏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
    什么是教学的目的?我认为,“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提法,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传授知识是学校和教师的基本职责,这是无容置疑的。但是知识应该怎样传授呢?我们学校有一位数学老师说,数学是很严密的科学,学生听课记笔记,记错一个字都可能产生错误的理解。因此,他上课时,只是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抄,基本上不讲。他说,我教的这些内容,保你们一辈子够用。我认为,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怎么可能一辈子够用呢?
    我认为,在学校里,在启蒙阶段和学习基础知识的阶段,以教师为主导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是完全必要的。没有必要的基础知识,要学会独立自学的方法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努力做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应成为逐渐教会学生掌握独立自学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使他们从必须依赖教师才能学到知识,逐步转变到能逐步掌握自学方法,最终达到能掌握独立自学的方法;毕业离校后,能脱离教师的教,不需教师的教,就能自己不断独立地获取新的知识,这就是做到了“教为不教”。把学生培养到不需要教师的教,就是教师教学的目的。
    从学生方面来说,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学而学,不是为分数而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善于工作,为了推动社会进步,也就是为了改造世界。世界万物是复杂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照搬书本知识就能解决问题的,这就需要学会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学会创造。因此“学为创造”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2)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是教学内容“少而精”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素质包括文化素养,政治和道德品质,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所从事专业的过硬的本领和技能,特别是具有活跃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概括起来是三方面:素质,知识,能力。现行的大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过分要求灌输过量的知识,而挤占了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时间和空间。
    学校传授的知识是基础知识,包括必要的普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学校不可能教给学生“一辈子够用的知识”,只能教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后者尤为重要。
    现行的教学模式是大量灌输过多的、繁琐的知识,例如前面提到的计算棱柱内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中学生,每天背着十几斤重的书包,从清晨到深夜做不完的作业,哪有时间去深入消化、主动思考,提高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哪有时间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必须审视什么是必要的基础知识,什么是不必要在学校学的非基础知识,对现行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大力删除那些诸如计算棱柱内角之类的繁琐知识,实现教学内容“少而精”。只有清除了这个教学改革的拦路虎,才有可能研究如何实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目的。
  (3)实行启发式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途径
传授知识,在启蒙阶段,灌输是必要的,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成熟,必须逐步增加启发式的教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和动脑思考。
   首先,课堂教学是系统讲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过程,是学校传授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提高讲课质量和水平至关重要。
一堂课讲得好的标志是什么?现在许多学生认为,讲得清楚、听得懂就是好老师。当然,讲得清楚、听得懂是必要的,但我认为如果只是照本宣科,也还不是最好的讲课。好的讲课必然实行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学生不应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而是要努力参与老师的讲课过程。老师讲课的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首先说明这个问题在学科整体或某部分中的地位、意义及其与上下文的关系;然后分析其求解的思路,探讨可能的途径,其中将会遇到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思路,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最终的结论和应用。而学生听课的过程,也应是不断主动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分析问题时,教师要慢讲,留给学生有主动思考的时间。而学生要不断地主动、积极思考,对老师的分析,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要主动思考老师的分析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别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或者把问题速记下来,留待自习时进一步深入思考。这样做,不但这些经过积极思考而学到的知识掌握得牢,而且也学到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了自己创新思维的能力和习惯。这样的长期积累,就是逐步走向实现“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途径。
    其次,凡是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而获得的知识,才是理解得更深刻,学得更牢固的知识,而且同时也是学会思考方法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举例来说,我曾在英国问过初中三年级生,他们是怎样学习数学课中设置的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回答是,老师在课堂上授课的时间不多,而是布置学生课后做调查报告,例如调查所住社区的人口、年龄结构、职业分布等情况,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借书自学,补充课堂知识,并自行编制计算机的小程序进行分析,作出曲线,以所交报告评定成绩,以此培养他们自学、调查、分析、研究的兴趣和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只在课堂上讲多少理论、公式,进行考试评定成绩。
    在大学阶段,尤应更多通过自己动手获取知识,而不仅仅是只照本宣科地灌输知识。我自己当年在哈工大研究班跟苏联专家学习理论力学,苏联专家自己基本上不讲课,而是按教学大纲分配我们10名研究生分头准备不同的章节上讲台讲课。我们为准备讲课,到图书馆翻遍了参考资料,借回来许多部参考书,对所准备的章节,分析各部书的提法,对内容掌握得很深透,然后加以梳理综合,自己总结出了课程体系、学科发展过程、问题的提出及解决方法、应用途径,以及发展方向等,印象非常深刻,不但掌握了本课程,而且在思考方法和创新思维方面也感到很有提高。这些例子都说明通过自己动手学到的知识才会更巩固、更深刻,自己动手也是提高思考方法和创新思维的途径。
    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可采用多种灵活方式,从多方面进行,例如,对某些课程和某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试行学生自学基础上分组讨论;或组织学生做文献阅读报告;或组织专题讨论的习明那尔;或以实验带动理论学习;或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或吸收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等等。
    总之,教学方法改革,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教师和学生都取得共识,有改革的要求和热情;二是改革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内容少而精的改革,以给学生提供进行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充裕时间。
   (4)改革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的保证
    考核和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古今中外都有考试制度,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我国现行考试制度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对考试改革,特别是高考改革,目前争论激烈,观点分歧,泾谓分明。例如有人认为“一考定终身”必须打破,而有人认为“一考定终身”目前最公平;对目前高考总的评价,有人认为,“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高考制度再不改革不得了;相反,有人认为,高考本无错 为何非要改?目前的高考最公平,无可替代,等等。
    考试制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除考试方式本身外,还与一个国家的文化、民情、传统、发展情况等许多因素相关。这里不拟展开,仅提几点我个人的宏观的看法。
    第一个问题,一般的考试方式,尤其是高考制度,其优劣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有人很关注考试的公平性,认为目前的高考最公平,无可替代。我也认为公平性的确很重要,但公平性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更全面地看问题,那么首先应该看到,我国现行考试与高考是一根其势力无比强大的指挥棒,实质上指挥着全国教育的走向,是当今教育部长也无法控制的。当前我国教育之所以过分强调过量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阻碍了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步伐,其根源盖在于现今的考试与高考制度。其对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的影响将是几代人难以消除的。考试与高考改革问题之所以提出,正是出于为了国家民族大计的需要。必须从以有利于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为出发点的角度,来探讨考试与高考改革问题,并在这前提下,找到尽可能做到公平的实施途径,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第二个问题,如何具体操作、实施?我觉得有几个关系值得探讨,以取得共识。例如:注重平时考核还是“一榜定终身”;考知识还是考能力;按采分点评分还是按实际水平评分等等。这里我谈谈个人的一孔之见,与大家讨论。
    在考试的时间安排上,我不赞成“一榜定终身”,因为一次算总帐,影响因素很多,随机性很大,实际上并非真正公正。我赞成对平时多次各种形式的考核,与期终总考成绩按合理比例计分。在高考时,各中学的平时成绩也应提供参考。为防止某些高中打分畸高,可参考国外按班内百分比分类等办法。
    在试题的性质上,既要考理论知识,更要考应用能力;既要考掌握知识的程度,更要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者并重,不可偏废。在考试的题型上,我不太赞成为了便于公正计分而过多地采用简单的是非题、选择题之类题型。我认为:高考中为了考实际能力,在语文科中应提高作文题的评分比例;英语应主要考核实际的读写听说能力;数理学科应考核正确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评分标准上,我不太赞成机械地严格按照采分点计分的办法。现在语文、英语往往按照某些用词错误或瑕疵扣分,而考核文字及语言表达能力所占分数比例偏低;作文及数理解题过程又主要按采分点的统一标准机械地计分;这种评分体系容易出现高分低能,只鼓励培养循规蹈矩的平庸之才,而不利于发现有突出才能的人才,不利于培育创新型人才。
    我的看法是,废止“采分点”,改为“评分指导纲要”,评卷教师按“评分指导纲要”的标准原则进行评分。对于那些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方法的试卷,即使在“评分指导纲要”中出了格,只要言之成理,评卷教师要珍惜考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权给予相应的评分;对于有突出见解的试卷,要给予破格的评分。这样的“指挥棒”将能引导全国广大教师、学生跳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教学模式的怪圈,而引向合理的“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道路,推动我国教学改革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出强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这样做还存在一个问题,即废止“采分点”,采用“评分指导纲要”后,由于众多评卷教师的见解不尽相同,水平有高低的差别,可能引起评分的偏差而导致混乱?我建议此问题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多人判卷的办法以消除评分差异。例如对每份卷,都分别有3位判卷教师判卷,以3人的平均分计分;当3人判卷分值差异大于设定值时,则应由此3人集体商议定分;当此3人难以商议定分时,还可组织高一级的专家组商议定分。这样就可既消除评分的偏差,保持公平性;又可做到不会埋没人才。当然这样做的缺点是要付出大大增加工作量的代价,但每年参加判卷教师的人数只占全体教师数的很小部分,执行上不会造成困难。我认为正确选人是国家民族的千秋大计,多付出这样的代价是值得的。
    以上看法可能有许多偏颇及不当之处,请不吝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黄文虎  男   1926年出生   曾任哈工大校长,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